再次读书
今年24/3-28/3/08,我再次“背起书包上学去”,到诗巫卫理神学院继续我的神学课程--教牧硕士学位。
这个课程有十项科目,以密集课的方式进行。每半年需要到神学院一次,每次为期五天。
这次,从古晋到诗巫的同工,除了我之外,还有陈德彬、黄声明、黄敬盛、陈华新等。

图示:每天早上大约7am从宿舍走到课室上课。
第一次上的课程是《华人文化与牧养》,老师是梁燕城博士。过去曾看过他的书,觉得很难懂。如今“听君一席谈,胜读十年书”,从中学习不少。
梁博士一生致力于哲学研究,成为基督徒后,就努力建构属于中国人的神学,目的是帮助华人能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,了解基督教的思想。
他提倡了“境界神学”,我认为是一种向华人同胞传福音的神学。
图示: 梁燕城博士讲课时影。
每天上课虽然辛苦,但难得能暂时从牧会的工作抽离,也是一个更新自己的机会。趁这机会,可以和一些同工交流,吃宵夜,看场电影,也挺享受的。只是苦了在家的太太,需要 照顾三个孩子。
值得一提的是:好久没有吃神学院的饭了。那是很有“纪律”的饭,因为要等到吃饭时间,大家一起谢饭祷告后,才可“发动”,就算你已经省好了饭菜。
而且,饭菜的份量都预算得很好,不多也不少。我才发现:我平常在家是不是吃太多了?
图示:一群等着吃饭的人。
我们所住的宿舍,叫做苏姗娜楼,是一栋蛮新的建筑物。只是我们住在最高一楼,没有电梯,每上一次楼,都有点“气喘如牛”。真是“今时不比当年”,身材走样了。唉!记得在这间学院读书,是15年前的事了。想当年。。。。。

虽然建筑物蛮新的,但我睡得不好。会认床吧!有时侯凌晨4点起来,就睡不着了。想到今年7月还要来一趟,心里想:也许下一次要带自己的床褥和枕头吧!
图示:这是我们所住的宿舍--苏姗娜楼。
这个课程有十项科目,以密集课的方式进行。每半年需要到神学院一次,每次为期五天。
这次,从古晋到诗巫的同工,除了我之外,还有陈德彬、黄声明、黄敬盛、陈华新等。

图示:每天早上大约7am从宿舍走到课室上课。
第一次上的课程是《华人文化与牧养》,老师是梁燕城博士。过去曾看过他的书,觉得很难懂。如今“听君一席谈,胜读十年书”,从中学习不少。

他提倡了“境界神学”,我认为是一种向华人同胞传福音的神学。
图示: 梁燕城博士讲课时影。
每天上课虽然辛苦,但难得能暂时从牧会的工作抽离,也是一个更新自己的机会。趁这机会,可以和一些同工交流,吃宵夜,看场电影,也挺享受的。只是苦了在家的太太,需要 照顾三个孩子。

而且,饭菜的份量都预算得很好,不多也不少。我才发现:我平常在家是不是吃太多了?
图示:一群等着吃饭的人。
我们所住的宿舍,叫做苏姗娜楼,是一栋蛮新的建筑物。只是我们住在最高一楼,没有电梯,每上一次楼,都有点“气喘如牛”。真是“今时不比当年”,身材走样了。唉!记得在这间学院读书,是15年前的事了。想当年。。。。。

虽然建筑物蛮新的,但我睡得不好。会认床吧!有时侯凌晨4点起来,就睡不着了。想到今年7月还要来一趟,心里想:也许下一次要带自己的床褥和枕头吧!
图示:这是我们所住的宿舍--苏姗娜楼。
Comments